期刊简介
本刊以“面向临床、突出实用,为广大妇产科临床医生服务”的办刊理念,紧紧依靠由全国知名妇产科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办刊,不断深化质量建设,发行量稳居同类杂志首位,深受全国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22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32/R
邮发代号: 8-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5-2216
- 国内刊号:21-133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药物在孕妇体内的代谢及对胎儿的影响
1妊娠期药物代谢的特点妊娠期由于孕激素浓度升高,胃肠道蠕动减慢,胃排空速度减慢30%~50%,因而药物吸收慢,通过小肠时间亦延长,部分药物可能再被吸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药物和组织及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有关。一般酸性药物与白蛋白结合;碱性药物与糖蛋白及脂蛋白结合;维生素及金属离子主要与球蛋白结合。孕期药物与蛋白结合能力降低,游离药物量增多,而游离药物的活性强,容易扩散进入胎盘[1]。......
作者:张蕴璟 刊期: 2001- 05
-
高危妊娠管理的新概念
高危妊娠管理是围生期保健的核心,其目的不但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而且还要减少伤残儿出生率,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素质。1围生期保健的新模式目前倡导的是社会心理模式与医学模式并举。长期以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应用精密的电子仪器和高新技术提高了围生期保健的水平和质量,对降低“三率”起了一定作用。加之由于妊娠分娩有许多难以预测的问题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过度干预”,围生期保健的过分医学化......
作者:翁霞云 刊期: 2001- 05
-
性侵犯被害人医学处理中的若干问题
性侵犯(sexualoffences)包括强奸、猥亵等违背被害者本人意志的性犯罪行为。本文讨论的强奸,指违背女性本人意愿,由男性以暴力、胁迫或其它手段对其强制实施的性交行为[1]。我国对性侵犯被害人的医学处理尚无一定规范。在实践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法医多强调采集与破案有关的证据,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被害人的身心创伤给予足够的医学保护。②被害妇女在与妇科医生接触前,往往业已丢失了很多......
作者:姚珍薇;叶元熙;赵连三 刊期: 2001- 05
-
小剂量肝素治疗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9例分析
我院自1996年至1999年,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9例,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9例均为初产妇,年龄23~31岁,于妊娠中、晚期入院,平均孕周30+4周。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低热,体温波动在37.0~38.0℃之间,4例红细胞压积大于0.35。妇科检查:子宫右侧壁肌瘤4例,左侧壁肌瘤2例,宫底部肌瘤2例,前壁肌瘤1例。肌瘤部位均有压痛,有不规律宫缩者7例,阴道流血......
作者:高慧;尚涛;张丽 刊期: 2001- 05
-
脐带异常1例
患者30岁,住院号3249。于1998年11月22日19时40分以“第2胎宫内孕40+4周,右枕前位,胎膜早破”收入院。查体:腹围95cm,宫高为34cm,胎心150/min,无宫缩。外阴已婚经产型,会阴左侧可见侧切疤痕,阴道通畅,宫颈半消,宫口开口2.0cm,儿头S=-3,有清亮羊水自阴道流出,胎儿小囟在11点处,骨盆内外测量无异常,各项常规化验均正常,未做B超检查。该产妇两年前因脐带因素分娩一......
作者:李寒青;青北红;刘阳;吴静;赵明誉 刊期: 2001- 05
-
新世纪围生期保健面临的挑战
20世纪,特别是近20年,世界经历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及人类的福利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一项重要成就是人寿命的延长,全世界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约20年,出生后第1年的死亡率降低了近2/3,由1970~1975年的92‰降低到1990~1995年的62‰,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相应的时间内围生儿死亡率从22‰降到12‰,发展中国家从105‰降到69‰。孕产妇死亡率在发达国家已降到10/10万以下,妇......
作者:黄醒华 刊期: 2001- 05
-
母-胎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
母-胎免疫调节机制的本质即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抗原的耐受。这种母体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包括重要的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及母体体循环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包括对同种抗原的识别、免疫活性细胞增殖与记忆及免疫效应等三个层次的复杂调节。......
作者:李大金 刊期: 2001- 05
-
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8例临床效果观察
本研究在腹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基础上经阴道切除宫颈粘膜,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手术方法1.1牵拉子宫至腹膜外连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沿下腹部Pfannenstiel皱襞横形切口,长度同子宫大横径,以能牵出子宫为原则,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横向剪开腹直肌前鞘,沿中线钝性分离腹直肌,横行剪开腹膜,大弯钳钳夹子宫两角,尽量牵拉宫体至腹壁外。......
作者:韩玉斌;李光仪 刊期: 2001- 05
-
卵巢癌并发外科急症26例处理体会
临床上遇到卵巢癌患者并发外科急症,如肠梗阻、出血等,需作紧急处理,以挽救生命,并为以后治疗创造条件。我们自1990年1月处理了26例此类病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基本情况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我院共收治卵巢癌并发外科急症患者26例,年龄19~81岁,中位年龄50岁。原发性卵巢癌20例,其中Ⅰ期1例、Ⅱ期4例、Ⅲ期15例;继发性卵巢癌6例,原发灶切除后0.5~1.0年转移至......
作者:刘富元;黄永文;李俊东;李艳芳 刊期: 2001- 05
-
剖宫产术的回顾与展望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方法。作为现今常见的手术之一,剖宫产术广为人知。近年对剖宫产指征的掌握、剖宫产术式的简化、术后再次妊娠的处理、剖宫产率增高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等争议颇多,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亦有很大差异。全世界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国内近10年的剖宫产率显著升高,有些城市甚至高达45%左右,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产妇死亡的相对危险性回升,且平均住院时间、分......
作者:边旭明;朱逊;郎景和 刊期: 2001- 05
动态资讯
- 1 剖宫产术后并发血栓性静脉炎致肺梗死1例
- 2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2013版”(6~10章)要点解读
- 3 多胎妊娠的胎盘结构与病理
- 4 超声检查在静脉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 5 腹腔镜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和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临床疗效比较
- 6 宫颈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关系
- 7 妊娠合并自发性嵌顿性膈疝漏诊1例
- 8 炎性介质与早产
- 9 磁共振成像辅助下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10 合成材料盆底修补术后阴道侵蚀8例诊治分析
- 11 不同个性中国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及其应对方式研究
- 12 微量元素与胎儿生长受限关系研究
- 13 胎儿结构异常的早孕期超声筛查
- 14 复发性流产免疫学病因研究进展
- 15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 16 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 17 反复流产患者15例主动免疫治疗后TCRγδ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
- 18 卡前列甲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3年版)
- 19 早产病人血C-反应蛋白总补体活性补体成分3 与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
- 20 关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早期胚胎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