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面向临床、突出实用,为广大妇产科临床医生服务”的办刊理念,紧紧依靠由全国知名妇产科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办刊,不断深化质量建设,发行量稳居同类杂志首位,深受全国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22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32/R
邮发代号: 8-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5-2216
- 国内刊号:21-1332/R
- 出版周期:月刊
-
第3代孕激素口服避孕药的种类与应用
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口服避孕药多为含有雌孕激素的复合型制剂[1].第1代口服避孕药含炔诺酮及甲地孕酮,如避孕1号及避孕2号,被称为第1代口服避孕药.第2代为复方炔诺酮,含有的孕激素为左炔诺酮.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陆续开发出去氧孕烯(又称为地索高诺酮)、孕二烯酮及肟炔诺酮,其共同特点是孕激素活性较强,而雄激素活性极弱.因其比第2代孕激素(炔诺酮及甲地孕酮)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同时避免......
作者:赵爽;郑建华 刊期: 2005- 01
-
速效口服避孕药及其应用
速效口服避孕药又称探亲甾体避孕药,是我国研制并应用于临床的避孕药,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不断改进、完善,现共有6~8个品种.按其概念,这是一类适用于夫妇分居两地在探亲时女性使用的口服避孕药.其特点是随时可以服用,简便、安全、避孕效果好(避孕率达99.5%以上).......
作者:刘福阳;张慧 刊期: 2005- 01
-
甾体避孕药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
口服避孕药问世40多年来,临床科技人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与研究.这些研究证明,口服避孕药除具有确切的避孕效果外,还具有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这与避孕药抑制排卵和调整周期有关.事实上,口服避孕药已经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痛经、高雄激素血症性相关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进行了治疗,对某些妇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在不孕症的治疗过程中也有应用,并有适当补充雌激素的作用.......
作者:韩向阳 刊期: 2005- 01
-
常用女用避孕药的种类与选择
常用女用避孕药为甾体类,由人工合成的复方口服避孕药.甾体类激素的基本骨架为一甾环,亦称环戊烷多氢菲,是一个由17个碳原子组成的环形结构,由3个6碳环及1个5碳环相互连接构成.甾体激素来源于胆固醇裂解,胆固醇为产生所有性甾体激素的母体物质,有27个碳原子.人工合成的性激素比内源性激素有较强或较长时间的作用,因此,使用小剂量就能发挥效应.临床常用的是人工合成的甾体激素避孕药.......
作者:范光升 刊期: 2005- 01
-
阴道药环的临床应用和前景
阴道药环是缓释系统中的一种,将甾体(类固醇)避孕药放在无活性的载体中,通过载体的物理性能,药物经其微孔向体内弥散,通过恒定释放小有效剂量的避孕药物,经阴道吸收,达到长效避孕的目的.......
作者:庄留琪 刊期: 2005- 01
-
女用避孕药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避孕药的发展代表了过去一个世纪生殖健康的一个重要进步.只要使用正确,99%的生育期女性可以通过避孕药达到预防妊娠的目的.但正如其他任何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一样,避孕药同样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有些需要相应的临床处理以保证避孕药使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随着避孕药尤其是短效口服避孕药中雌孕激素剂量的减少,雌、孕激素配伍比例的变化及由于合成雌孕激素化学结构的改变,使得合成口服避孕药中相应成分和作用的选择......
作者:孙敬霞;韩燕燕 刊期: 2005- 01
-
避孕药长期应用的安全性
落实计划生育措施是保障妇女健康基本的保健服务.目前,我国逐渐增加了依据妇女个体不同生育时期需要而研究设计的不同避孕方案,以适应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和易于推广,也便于妇女计划她们的妊娠时间和安排她们的生育计划.所有主要的计划生育方法(绝育、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工具避孕、安全期)所致的死亡率,均低于未采用避孕措施所导致的分娩和异位妊娠带来的死亡率.在短效避孕措施中,避孕药是高效和安全的,也是能有效地......
作者:乌毓明 刊期: 2005- 01
-
皮下埋植避孕剂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处理原则
皮下埋植避孕剂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继口服避孕药、避孕针剂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避孕药.皮下埋植剂是应用药物缓释系统,即一次给药后药物缓慢释放,使药物在体内维持在相对恒定的低有效水平,既可维持长效,避免了用药初期过高血药峰值引起的不良反应,又可避免通过肝脏代谢的首过效应.......
作者:顾素娟 刊期: 2005- 01
-
女用避孕药不良反应分型监测与预防
避孕药品是指用于预防妊娠或进行妊娠控制的药品,其原理是改变正常的生殖生理功能(干扰受孕或阻断妊娠过程).避孕药必须具备安全、高效、简便和价格适宜的特点,在上市前都经过严格的研究,其中包括药物化学与药物剂型研究,临床前药理和毒理研究,以及严密的临床试验研究,同时,需经药政部门的审批才能上市.由于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一个被批准上市的避孕药,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绝对安全的,罕见和远期的不良反应常常在上市......
作者:李瑛 刊期: 2005- 01
-
紧急避孕药的临床应用
近30年来,尽管全世界不断推广各种避孕方法,但非意愿妊娠的人工流产的发生率仍呈增加趋势[1].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尚无一种常规避孕方法绝对有效,加上避孕方法的失败和避孕方法的可获得性的影响,非意愿妊娠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则由于未采取任何避孕方法,据报道,我国城市地区人工流产中约有1/3至半数的非意愿妊娠发生于无防护的性交之后.为降低人工流产率,国际上于1995年开始探索有效的紧急避孕方法.紧急避孕指在......
作者:吴尚纯;邹燕 刊期: 2005- 01
动态资讯
- 1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早期宫颈癌分期价值研究
- 2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症状的关系
- 3 活性氧介导P62蛋白激活参与甲氨蝶呤耐药绒癌发病机制研究
- 4 影响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 5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妇科恶性肿瘤风险Meta分析
- 6 环氧合酶-2及其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7 胎盘早剥30例处理体会
- 8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策略
- 9 新辅助化疗与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的系统评价
- 10 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HPA和metastin的表达及米非司酮对其表达的影响
- 11 泌尿生殖道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的规范治疗
- 1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相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 13 多聚酶链反应方法与杂交捕获Ⅱ代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及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14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30例临床观察
- 15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236例近远期并发症分析
- 16 妊娠合并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与妊娠
- 17 脐血树突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及免疫学特征
- 18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
- 19 卵巢癌中p27kip1和Cyclin D1的表达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20 妊娠合并心律紊乱及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