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面向临床、突出实用,为广大妇产科临床医生服务”的办刊理念,紧紧依靠由全国知名妇产科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办刊,不断深化质量建设,发行量稳居同类杂志首位,深受全国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5-2216
- 国内刊号:21-133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单、双胎早产的高危因素及早产儿结局比较研究
李思慧;龚景进;莫金桦;刘桂红;余波澜;刘世良;王海滨;陈敦金
关键词:早产, 胎膜早破, 出生缺陷
摘要:目的 探讨双胎早产与单胎早产高危因素的特点以及单、双胎早产儿的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单、双胎孕产妇与新生儿临床数据资料.结果 研究期间在该院分娩的36 931例新生儿,双胎2080例,单胎34 851例,其中早产5877例,双胎早产1395例(双胎早产组),早产率为67.07%;单胎早产4482例(单胎早产组),单胎早产率为12.86%,总计早产发生率为15.91%,双胎早产率明显高于单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胎孕产妇不同年龄组早产率比较,在≤22岁组、>22 ~ 26岁组、>26 ~ 30岁组、>30~34岁组、>34~39岁组和>39岁组中,双胎早产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单胎早产率对双胎早产率分别为:19.65%vs.64.86%、11.45% vs.70.85%、10.49%vs.68.16%、12.88% vs.65.41%、19.67% vs.64.51%、22.83%vs.68.42%,P均<0.05);单、双胎孕产妇不同孕周出生率比较,双胎在孕20 ~ 37周之间的出生率均高于单胎出生率;对早产的高危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双胎早产组中人美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单胎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9% vs.O.16%、1.79% vs.0.16%、2.79% vs.1.38%、32.48%vs.29.65%、19.50% vs.15.84%、2.22% vs.1.41%,P均<0.05);对新生儿的结局进行比较,单胎早产组中死胎、出生缺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双胎早产组(8.68% vs.2.22%、11.20% vs.8.52%、15.35% vs.12.90%,P均< 0.05),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双胎早产组明显高于单胎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3±0.023)minvs.(9.06±0.026)min、(9.85±0.013)min vs.(9.69±0.016)min、(9.92±0.011)min vs.(9.81±O.014)min,P均<0.05].结论 双胎发生早产的风险显著高于单胎,与单胎早产相比,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高危因素与双胎早产的关系更加密切,早产儿结局优于单胎早产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