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以“面向临床、突出实用,为广大妇产科临床医生服务”的办刊理念,紧紧依靠由全国知名妇产科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办刊,不断深化质量建设,发行量稳居同类杂志首位,深受全国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22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32/R

邮发代号: 8-17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5-2216
  • 国内刊号:21-133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年第10期文章
  • 与妇科泌尿系统症状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是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了解女性泌尿系统症状的重要方法.目前,针对女性下尿路症状及其相关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很多.不同问卷针对的内容不同,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以及不同的循证医学等级.应用不恰当,或者是未经验证的问卷,就无法获得可靠的结果.文章就常用的妇科泌尿系统症状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做一阐述,希望对临床研究有指导作用.......

    作者:谈诚;杨欣 刊期: 2017- 10

  •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梗阻型便秘和性功能障碍等,经阴道分娩是其高危因素.盆底超声检查安全、方便、廉价、动态和高分辨率,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盆底功能及疗效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雷凯荣;李艳平;张小培;杨颖颖 刊期: 2017- 10

  • 磁共振成像盆底三维重建的方法及意义

    磁共振成像(MRI)盆底三维重建可以了解盆底解剖,协助盆底缺陷诊断.目前,MRI盆底三维重建的内容包括骨盆、盆腔器官、盆底肌肉、韧带等,是研究盆底的新方法.笔者对年轻未育、足月单胎妊娠晚期、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患者的盆底研究发现,通过运用该方法可以直观观察不同状态的女性盆底、了解盆底的解剖状况并反映功能异常,可协助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

    作者:刘萍;唐连 刊期: 2017- 10

  • 排便障碍综合征及其评估手段

    排便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包括肛门直肠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大多数患者为功能性排便障碍.形态学和功能学检查手段有助于明确病因,也为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黄玲;李力;雷凯荣 刊期: 2017- 10

  • POP-Q分期系统临床应用体会及思考

    POP-Q评分体系应用于临床20余年,已成为目前公认并通用的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的分期体系.但临床实践中也发现其存在不足和缺陷.文章详解了POP-Q分期的内容、其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对临床治疗的指导及对疗效的评价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文献,阐述了其缺陷和不足.......

    作者:孙秀丽 刊期: 2017- 10

  • 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报告解读

    尿失禁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威胁成年女性身心健康的5种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尿动力学检查能直观、量化反映下尿路功能.根据尿失禁患者尿动力检查结果,临床医师可以在充分理解下尿路功能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预测疗效.因此,对尿动力学检查报告的正确解读尤为重要.......

    作者:张晓薇;淦亚萍 刊期: 2017- 10

  • 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前后盆底电生理评估

    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治疗可以恢复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盆底解剖,改善部分盆底功能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其盆底肌肌力、疲劳度、肌电位及压力等电生理指标没有改善,亦不能显著提高正常A3反射及盆腹肌肉收缩协调的比例,即不能改善盆底电生理功能.因此,提出盆底手术前后应重视盆底电生理的评估,及时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以达到既恢复盆底解剖又改善盆底功能的目的.......

    作者:苏园园;韩燕华;曹丽 刊期: 2017- 10